在無自動平衡張力控制機構設備生產鋼絲繩繩圈及纖維絲束繩圈時,繩圈中各絲束應力不均勻,強度不穩定。生產過程中,張力主要靠絲杠或液壓缸固定和控制位移2種形式,纏繞中隨著纏繞圈數的增加,繩徑或厚度增加,纏繞應力增大,當力值達到一定程度,纏繞輪徑向力增大,旋轉困難,造成鋼絲繩股或絲束應力不均勻,先纏繞的應力小,后纏繞的應力大,表現為松緊不一致。實際生產中,當力值超出最理想的張力值F(F 為5% F0 ~ 20%F0,F0為鋼絲繩圈或纖維絲束繩圈最小破斷力)或纏繞輪旋轉吃力時,要停機到張緊車前旋轉以刻度尺為參考的絲杠來減小兩纏繞輪中心距,或以液壓缸調解中心距,通常單件產品的制作需2次以上調整中心距。這種階段性操作,既沒有理論根據,又很難控制,只能靠經驗,無形中消耗操作者體力、精力,更造成鋼絲繩股或絲束的實際回轉周長與理論周長的相對誤差增大,同一規格繩圈強度差別大,總體用絲量比國外要多。以上2種控制形式制作、耗能成本高,如為全程電子監控,絲杠、液壓缸會頻繁啟停,成本自然提高,不適于小噸位繩圈的批量生產。